戴德梁行发布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成渝都市圈属“赶超型都市圈”

2020-01-16

  1月15日,戴德梁行发布《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研究》(以下简称“报告”),将成渝都市圈列为“赶超型都市圈”。

  “我们通常所说的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戴德梁行华西区总经理张裕鹏说,发展都市圈将帮助城市避免拥堵,实现资源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

  报告提到,在国际知名的都市圈中,核心城市是这个区域内金融资本、技术创新、专业服务和知识管理以及通信核心。国外代表性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以外的周边中小城镇的 GDP贡献均占到40%以上,说明周边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能级对于都市圈整体的发展推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发达都市圈的发展为国内都市圈的成长提供了借鉴经验,其中明确产业发展布局、打造多层次交通网络、提供稳定的政策保障和支持是发展的重要手段。世界领先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都拥有一个或多个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产业,整个都市圈空间布局依托龙头产业往外围区域拓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报告通过构建都市圈综合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对全国26个都市圈的发展水平和能级特点进行了研究。选取了经济活跃度、商业繁荣度、交通便捷度、区域联系度等维度作为指标,把全国26个都市圈按照发展成熟度划分为四个层级。成渝都市圈在指标体系中属于赶超型都市圈。

  报告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使成都、内江、遂宁、巴中、万州、涪陵等城市城镇格局更优化,重点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将不断增强,从而深化拓展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城镇化率、核心城市实力及与周边城市协同力、完善交通基建是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全球各地区发展进程,一般认为城镇化率超过50%时,城市将逐渐步入工业化快速发展及经济繁荣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目前的城镇化率已达53.8%,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张裕鹏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备国际都市圈所拥有的发展共性,同时将迎来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开放合作格局、一体化机制构建、城乡要素流通融合等新的发展机遇。(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