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会东县鲹鱼河镇热水塘村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采取“盘活资源”“创新思路”“能人带动”等方式,因地制宜盘活集体资金,破解了村两委“无钱办事”、基层村级党组织“有心无力”的瓶颈,成为地方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标杆。
盘活资源 凝聚乡村动力
从会东县城出发,沿着平坦笔直的乌东德专用通道往南约2公里,一座占地近10亩的温泉酒店坐落在山环水抱的鲹鱼河镇热水塘村境内。
热水塘村是会东县的一个城郊村,全村有3个农业合作社、346户村民1486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境内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因有多眼温泉而得名。
“不能再让资源白白流淌,要让它为乡亲们造福。”热水塘村支部书记王永贵掷地有声。
发挥温泉资源优势,突破传统烟、蔬菜产业瓶颈,把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作为振兴乡村的突破口,王永贵的这一思路得到村两委和群众的响应和支持。于是,热水塘村贵鸿旅游产业合作社挂牌成立;由村两委主导,村民入股,投资商投资经营的集住宿、洗浴、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贵鸿温泉酒店筹建。
这座投资近900万元的温泉酒店,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在2018年8月竣工试营业,是会东县第一座温泉酒店。试营业期间,酒店每日接待游客200余人,每日旅游收入近万元。
创新思路 推动项目落地
“既要催生内力,更要施以外力。”这样才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群众真正拓宽致富渠道,找准增收路子,鼓起村级“钱袋子”。
热水塘村两委工作人员走村入户,讲解合作社的操作模式和宗旨,召集老党员、老干部、村里的致富能人征求意见以及召开群众大会。通过一系列工作,“村集体+村民+投资商”的资本股权模式初步形成。
截至2018年8月竣工开业,热水塘村村级企业贵鸿温泉酒店总投资近900万元,其中包括投资商投资700余万元,村集体资金12万元,国家扶持补助资金100万元,村民入股78万元。
“热水塘村村级集体经济模式的发展和壮大与地方政府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大环境分不开。”说起村级集体经济,当地村民异口同声。
据悉,长期以来,为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工作,会东县委、县政府按照“一村一策”制定相应方案,同时以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组织引领,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2018年,会东县委、县政府把热水塘村列入国家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给予扶持资金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