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场镇:发力“一线两园”建设 打造四川方言小镇

四川小镇数据库
2018-12-27

  董场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地处成都市与大邑县之间,幅员面积32.87平方公里,总人口27000人,是大邑县平坝区的中心场镇和物流集散中心。


  董场镇生态农业

  产业概况

  董场镇是传统农业大镇,是大邑县优质粮油基地。镇内种养殖业发达,盛产经济作物,是全省优质稻基地和蘑菇之乡、木瓜之乡,镇内有大闸蟹养殖基地、梅花鹿养殖园。近年来,董场镇依托特色产业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现有林盘,围绕田园、体验、生态做文章,以市场为主导引入体验式农业旅游,发展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促进农旅深度融合。

  在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董场镇以“一线两园”建设为核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线两园”建设

  “一线两园”建设是董场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干工程。“一线”建设以三安路董场段和集镇区为重点,推动三安路沿线的白马村、兴隆村和正雄社区形成“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发展模式,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着力在三安路董场段建设集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化大地景观带,充分展示川西林盘和生态田园风光。同时,启动林盘整治项目,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现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发展。

  “两园”建设指的是祥和农业公园和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祥和农业公园以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为中心,以产业配套发展为核心,建成具有示范性的休闲、娱乐、产业创新发展园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始建于2012年,2017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星创天地”,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带动三产联动发展,重点建设农超、电商、农业物联网等新生创新性业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展农业观光体验活动,将农业观光与体验结合,促进农旅融合。

  为实现产业和社会良性互动发展 ,董场镇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带动,培育和扶持万良菌业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树立品牌,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打造“四川方言小镇”

  董场镇携手川内语言学、国学、民俗文化等领域专家和学者共同成立四川方言文化研究会,对方言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和体系化研究,以研究四川方言文化为中心,结合农耕文化,打造方言文化小巷,让方言文化更直观,更亲民;广泛收集四川方言的出处和释义,建设“方言博物馆”。

  同时,立足传统农业乡镇优势,董场镇在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基础上,将结合四川方言文化大力发展文创、农创项目。